您的位置:赣商财网 > 产经

创新引领快速崛起

时间:2017-06-27 09:44   来源: 中国网    作者:宋元明清  阅读量:15023   

(上接A1版)与此同时,新区还与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了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

一项又一项大力度的创新举措相继出台,南京的江之北正崛起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区。

聚“主业”铸特色,新产业推动新发展

在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30亿美元的台积电南京工厂眼下正在紧张施工。自去年3月签约落户至今,项目进度已完成86%,目前基建工程初步完成,无尘设备和空调已进场,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实现试生产。全球芯片制造领军企业台积电相中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全球最先进的12吋晶圆厂,预计将直接带动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产业300亿美元投资。

同样是在浦口开发区,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的紫光半导体产业基地今年初开工。在两个“巨无霸”项目的带动下,从去年至今,江北新区已快速集聚上百家集成电路企业,几乎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下游全部环节,其中仅芯片设计领域,国内排名前10的企业已有一半在此落户。据测算,到2020年,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将达千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芯片之城”。

新区获批之初,就已明确“主业”——重点发展“4+2”现代产业体系,即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4大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科技服务2大生产性服务业,全力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短短两年时间,3大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凸显,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依托南京生物医药谷、南京国际健康城,新区已集聚生命健康产业企业140余家,去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2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40%;同时,中瑞健康共生城、中法产业园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新载体也正在加快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新区目前已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今年预计业务收入可超500亿元。总投资73亿元的上汽桥林依维柯项目已于今年4月竣工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上汽集团混合动力新能源乘用车汽车项目,将结合南汽浦口基地产能提升工程,实现新能源整车设计年产能5万辆,预计今年可投产。

目前,在江北新区主导发展的产业体系中,轨道交通、石化、生物医药占全市比重均达到40%;卫星应用、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航运物流、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近3年产值年均增幅都超过20%。

两年来,江北新区各项经济数据指标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良好势头。去年,江北新区生产总值达184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5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89亿元,占全市比重上升到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3亿元,占全市的28.2%。

今年上半年,江北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1—6月,新区直管区386平方公里范围内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出口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8%。

规划先行建城市,新理念彰显新面貌

本月初,南京江北新区CBD地下空间一期项目设计方案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在用地面积48公顷的地下,打造一座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的“地下城”,将管廊、交通、商业、轨道等在地下实现相连和整合,江北的这一超大“地下城”尚在规划阶段,已经让人惊艳。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江北新区在“地下”做文章。最近,新区核心区的浦辉路上,大型挖掘机正“张牙舞爪”,向地下六七米深处开挖,这里是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示范段的建设现场。去年,江北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已建成10公里。

新区地下管廊二期工程全长53.41公里,已开建的示范段长2公里,除长度更长,二期管廊还将更“宽”,包括浦辉路等一些路段,管廊将建成5舱,总宽13.5米。5舱分别是“环卫医疗舱”、“综合舱”、“燃气舱”、“雨水箱涵”、“初雨收集箱”。建成后,这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地下综合管廊,电力、电信、给水、中水、垃圾、污水、雨水、燃气、空调热力管9种管线全部下地,也是全国首例。

自获批之初,江北新区始终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建设理念。两年来,新区《总体规划》已完成审批,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省级层面报批;启动各类重要规划90余项,完成新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50余项,新区规划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虽然新区核心区尚未有高楼大厦林立,但地下空间早已非往昔可比。

“生态优先”也是江北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原则。94公里的长江岸线、16公里的滨江风光带、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牛湖、珍珠泉……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新区建设始终不忘生态保护。滨江大道西侧正在施工的,是新区去年4月开建的超大型生态景观工程“青龙绿带”,最近已经可以看到首个启龙亲江公园的雏形。这条长约7.5公里、总占地面积约85公顷的“绿带”贯穿新区核心区南北,直通老山,未来将一共建成5个公园,成为新区名副其实的“绿肺”。

同时,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框架迅速拉开。为解决“过江难”,正大力推进长江五桥建设和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今年底前,宁和城际也将具备通车条件。两年来,新区中心区范围内已完成滨江大道、七里河大街等20余条道路建设,“四横五纵”主干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一批民生工程也加速推进。市一中江北分校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正在开展室内装修,今年下半年将交付使用;鼓楼医院江北分院也已进入内装阶段,预计明年6月开业;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新区市民中心)近期已正式开工,南京美术馆新馆、南京江北图书馆等场馆建设也都在加紧推动中。

两年、730天,时光如白驹过隙,但新区发展已是收获丰硕。这里,产业实力迅速壮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配套日益完善,群众的幸福感也不断提升……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才是一个美好的开端。未来,一个“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的新区,将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在南京江北崛起。

本报通讯员 吴燕

本报记者 张璐 朱晓露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