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赣商财网 > 企业

再造城市微观:疏解、升级和有机更新组合拳

时间:2017-07-31 12:42   来源: 中华网    作者:柳暮雪  阅读量:10694   

在成都远郊的蒲江县寿安镇,一片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园区和现代化的新城正初具规模。寿安新城由成都青羊国资与蒲江县国资企业以及民营资本联合投资开发。青羊区向寿安新城转移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将总部设在青羊区,将生产基地设在蒲江。

而青羊区老城区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金融商务、总部办公、国际交往、文化创意和都市休闲旅游等功能,尤其是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的有机更新结合起来,构建旧城新形态、新生态、新文态和新业态。

7月2日举行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着眼于城市均衡发展和外溢能力提升,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综合价值。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

疏解非核心功能

成都青羊区是成都历史之源,是老成都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然而,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高强度的开发和人口高密度的聚集,青羊区既面临旧城改造难度加大,又面临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问题。

成都青蒲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成都中心城区的发展相对饱和,资本和产业要寻找出路,他们需要对外扩张;而蒲江县发展不足,有资源和环境容量。因此,这成为青羊区和蒲江县合作的现实基础。

寿安新城由成都青羊国资控股的成都青羊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占60%的股份,蒲江县的国资平台公司兴蒲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4%的股份。整个寿安新城的开发,青羊区出资本和团队建设产业园区,蒲江县则利用其土地资源。

不仅如此,青羊区与蒲江县还签订协议,以“总部+园区”模式推进工业互动发展、以“窗口+基地”模式推进现代农业互动发展、以“资源+市场”模式推进产业互动发展。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促进了产业转移,又带动区域发展。

青羊区是成都老城区的一个代表。成都其他中心城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成都一二三圈层国土开发强度分别为84.8%、35.1%、13.8%;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0388人、1172人、543人,一圈层核心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1.4万人。中心城区承载压力巨大,急需拓展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成都提出,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

实际上,青羊区和蒲江县的这种模式已经在成都遍地开花。比如,金牛区、新都区和彭州市签订了协议,成华区与新都区、青白江区、大邑县和彭州市的结对联盟;龙泉驿区和邛崃市合作共建“龙邛工业集中发展区”等等。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曾九利表示,国家对成都“五中心一枢纽”的定位就是城市核心功能。除了这一定位之外的功能和产业,比如物流仓储、工业等,要由中心城区逐步向周边地区疏解,既赢得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又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7月19日,成都市规划局发布《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公示版)》。疏解核心区非核心功能方面包括:调迁一般性制造业——“中优”区域逐步调迁一般性制造业,禁止新增布局低端性生产性工业;调迁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中优”区域宜逐步外迁批发市场、一般仓储、物流(配送站除外);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调迁中等职业教育;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在向成都远郊县疏解的同时,青羊区还在成都三环以外规划建设青羊新城,总面积约63000亩(42平方公里),约占全区总面积近三分之二,许多区域还未进行开发利用,因此,青羊区希望通过加快规划建设,将青羊新城打造成城市发展的“扩张级”。

目前,这一区域内集中了成飞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凯天公司(161厂)等军工央企,是全市飞机研发制造和航空航天仪器制造乃至全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区域内将打造青羊总部产业功能区、国际智慧产业功能区和西部国际商旅功能区三个产业功能区,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功能疏解也将带动人口疏解。青羊新城规划未来容纳60万人口,并大力推进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比如,计划建设25所中小学和32所幼儿园。

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瑛表示,通过腾笼换鸟,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优化提升城市业态,发展商业中心、总部中心、文创中心,形成高端服务集聚区,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市民的归属感。

再造城市微观

今年,青羊区“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区”正式对外招商。这是以四川电视台旧址进行改造而成的视听类文创产业园区。另外一条街区奎星楼街,依托明堂文创孵化中心,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创产业街区。

这两条街区都紧邻成都著名历史文化旅游街区宽窄巷子。青羊区围绕宽窄巷子为核心,将少城片区的老街区打造成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这既传承少城文脉,又激活了老街区的活力,使得老城区得到有机更新。

实际上,在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之后,中心城区释放出回旋空间,又如何发展呢?“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核心痛点,就是老城区居民大量外迁,外地务工人员租住,作为传承城市历史的老城区会逐渐没落。”明堂文创孵化中心负责人于侃表示,如何改造老城区是地方政府面临的大难题。

负责东胜街“少城·视井”打造和运营的兴城建公司总经理、欣创公司董事长林详燕介绍,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很早就将少城街区纳入城市建设的保护性规划,不允许大拆大建。“保护历史文化根脉,老城也要有机更新,挖掘少城文化历史底蕴,体现文化传承价值。”

“城市的有机更新,用文创产业植入一个社区,不仅带来社会效益,还可以产业化。”于侃说,现在位于奎星楼街55号的明堂青年文化创意中心已经初步打造完成文产生态链中孵化平台的初始环节,再加上今年10月开业位于奎星楼街9号的创投产业园,就可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发展文创产业是青羊老城区有机更新和产业转型的一个方向,另一方面,青羊区坚持“强三优二”推动产业转型,“优旧”与“育新”并重。以都市型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绿色、集约、高端、高效为发展导向,大力发展以研发、销售、结算等环节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此外,还着力提升总部经济能级。

成都重塑经济地理,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强国家层级功能塑造,要在中心城区科学布局国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积极发展功能性总部、区域性运营中心、科技服务、国际化交流生活、信息中心和交互平台等高端功能,着力提升承载能力、产业功能和辐射功能。

成都市规划局发布的《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公示版)》要求,强化“中优”区域“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中优”区域主要承担经济中心(高端商业服务业核心区、西部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国际性总部集聚中心),主要为功能总部、区域性营运中心。

不仅如此,此次成都提出的“十字方针”,更要着力解决中心城区开发强度过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休闲空间不足、社区人文特色不明显、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因此,在一方面要求老城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的同时,另外一方面则加大人文、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张瑛表示,优化完善成都市总体城市设计,明确城市形态格局,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明确城市天际线控制和城市色彩特征,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

通过城市设计的全面开展,引导城市形成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加强精准规划和精细化管控,将城市设计确定的城市空间关系、开敞空间要素、建筑风貌、体量、色彩等的管控要求贯穿规划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城市设计落实、落地。

按照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要求,成都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三大原则启动教育、体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民生类专项规划的评估优化工作。

张瑛表示,通过对标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标准,结合各行业发展新标准、人口变化新趋势以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等情况,对各民生类专项规划的体系、布局、规模等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及措施。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要坚持从人本逻辑出发,加强特色街区打造,注重产业特色、人文环境和街区尺度,突出功能内涵,做到形神兼备、秀外慧中;要加强人群消费偏好细分研究,增加个性化公共产品供给,引导高端消费人群集聚;要加强管理理念的创新,营造有利于投资便利化、跨界经营、低成本创业、技术转化的营商环境;要加强社区激励,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式,鼓励社区更新和业态提升;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升民生福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