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赣商财网 > 江西

看稻米供给侧改革的江西“珠湖模式”

时间:2017-04-17 15:40   来源: 互联网    作者:安远  阅读量:6075   

4月15日,全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启动会在珠湖农场举行。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的相关负责人和江西、湖南、安徽等10多个省市的农业部门、农科院的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及种粮大户参加启动会,并观摩了珠湖农场2000亩农田建成联盟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的早稻直播和机插秧现场。

“‘珠湖模式’实现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稻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实践。所以珠湖农场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联盟江西省唯一的水稻联盟示范单位。今天,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开启动会,是期望对全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攻关与技术集成起到示范推动作用。”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快人快语。

程式华所说的“珠湖模式”,就是集成品种优化搭配、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技术、机插水稻轻型无土基质、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水稻好氧栽培技术、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关键技术。由于走了这条新路,珠湖农场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创建单位、江西省唯一出口欧盟产品免检单位。

春阳下,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野里来回欢唱,远远望去,翠绿的秧苗在蓝天白云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珠湖农场场长赖华荣指着正在田里插秧的插秧机向与会者说:“我们场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水稻1+2+3融合大发展,将整田、育秧、栽插、施底肥、病虫防治等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起来,形成了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水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组织体系,实现了水稻增产增效。三年来,全场双季稻种植面积达90%以上,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全场播面亩产稳定在550公斤。”这时,在一旁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院士万建民接过话头:“育秧是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要突破这一瓶颈,关键是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在这方面,珠湖农场做出了示范。”他拿起一个装着秧苗的秧盘说:“大家看,这秧苗均匀、健壮、整齐,不但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时间,还能提高水稻的抗寒、抗倒、抗病能力,大家回去后要积极推广。”

行走在珠湖农场双季稻全程机械化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处处春意萌动:闻得到泥土的清香,听得到插秧机的轰鸣,看得见农民忙碌的身影。农业部科教司政策体系处调研员窦鹏辉告诉记者,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创新联盟项目,是国家农业科技联盟主导的项目之一,它以优质水稻品种为载体,以良种良法配套为主线,通过关键技术链式创新、核心技术整合优化、综合技术配套集成,破解水稻提质增效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优质品种技术不配套、丰产与优质高效难以协同形成的难题,实现水稻生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支撑我国水稻产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站在早稻直播示范田旁,湖北省浠水县农业局副局长郭力指着直播在田里的早稻秧苗说:“早稻直播具有省工、省时、增产、增收的优点,是继水稻抛秧后又一解放劳动力的轻简水稻栽培技术,珠湖农场的做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赖华荣介绍,为扎实推进水稻1+2+3融合大发展,今年4月,珠湖农场与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合资合作,兴建一家日产大米150吨的现代化大米、米粉、米糠油的深加工企业。

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光华说,珠湖农场立足于农业种植发展第一产业,华润集团在珠湖加工生产、利用华润的销售网解决了二三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这一做法对全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农业的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粮食“种植+加工+销售”无缝衔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记者 宋海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